全息投影&CR封面图
  •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QR: 全息投影&CR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博
已经有1人喜欢这篇文章

全息投影&CR

2017-12-15  meibo

1.0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理念的起源

丹尼斯·盖伯 1947年12月

匈牙利人丹尼斯盖博在研究电子显微镜时提出了全系摄像这一全新的成像概念,为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成型奠定了基础。匈牙利人丹尼斯盖博在研究电子显微镜时提出了全系摄像这一全新的成像概念,为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成型奠定了基础。

全息投影&CR内容图

全息投影发展历程

1962离轴全息技术 在基本全息技术的基础上,应用通讯行业的“侧视雷达”理论。采用离轴光记录全息图像。

1969彩虹全息技术 根据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保留水平方向物体信息,降低对光源的要求,能够在白炽灯下看到明亮成像。

20世纪数字全息 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利用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介质,开创精确全息技术时代。

2001全息膜技术 使三维图像再现成为可能。已从第一代1英寸栅格状网眼升级到如今的第四代2毫米holopro全息膜。

2008全息显示屏 可更新的3D全息显示屏问世,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观感。

全息投影定义核心

1.投影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2.裸眼观看 不需要特定设备即可观看。

3.固定内容 已做好的视频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播放出来,所以没有交互。

全息技术的分类

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 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3D影像 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

360度全息显示 通过在空气或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形成立体的影像,真正呈现3D影像。

伪全息投影 投影机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或是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后者效果较为炫丽切成本较高。

全息技术成像原理  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2.全息技术的应用

Hatsune Miku

理念 初音未来原本就是虚拟歌姬,以全息投影方式模糊了虚拟和现实,使其具有真实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且加强视觉感受。

技术 利用45度投射全息膜的方式,无死角展现,色彩还原度以及成像度极高。

影响 真正开启了“虚拟偶像”时代,虚拟偶像以全能的虚拟娱乐形象颠覆了大众的感官体验。

现阶段

全息投影&CR内容图

主要方向:3D全息投影

无需配戴眼镜,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进口的MP全息投影膜上。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影像与实物的结合,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

全息投影发展趋势

全息投影与虚拟现实技术相交织

全息投影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阻隔,提高画面质量并能与观众产生交互。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材料成本的下降,将会在影视娱乐,展览展示,军事科研等方面广泛运用。而且全息也是AR这样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前驱,谷歌眼镜和hololens等正是借鉴了这一原理。

3.何为“CR”

何为CR

混合现实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一视同仁,不论是将虚拟物体融入真实环境,或者是将真实物体融入虚拟环境,都是允许的。

技术核心与载体

VR人类两眼视觉差原理(三维游戏)

代表产品:Evolution VR

典型设备:HTC Vive

AR电脑合成的数据与图像元素展示真实世界(车载系统,地理服务)

代表产品:FaceU

典型设备:Google Glass

MR实时投射4维光场(四维游戏)

代表产品:MR Drone

典型设备:Hololens眼镜

CR“黑科技”

CR黑科技

 

4.CR与我们

Magic leap进军通讯社交

其宣布将与通讯技术公司Twilio展开合作,给好友之间的聊天带来全息效果,就是说,CR+社交的解决方案。

将整合最精彩的通讯服务和元件,可能会以眼镜方式呈现,戴上这款眼镜打电话就可以与远端的人有更多的沟通,使用者使用手指方式交互。

目前没有发布这款设备的上市时间以及开发者将何时拿到这款设备。

CR载体和发展趋势

全息投影&CR发展趋势

尽管Magic Leap只对外发布了这两张有关产品设备的图片。但可以得出,CR技术并不是完全裸眼,很有可能以眼镜的形式呈现

CR技术会以视网膜投射为基础,发展超逼真型现实与虚拟混合。并解决用户观看视角狭窄和可能因重力问题会产生头晕,和普通光线下虚拟显示过亮等问题。 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想要把如此信息量如此庞大、构造如此复杂的设备做成可便携式的仍需要很长时间。、

关于CR我们要知道

MR与CR技术重叠部分非常多,CR是基于MR基础上的一个更加理想化的延伸。CR别于MR通过屏幕投射显示技术,直接与视网膜交互,是MR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CR技术目前仍受很多技术问题的制约,但其视网膜交互方式,和更逼真的影像呈现方式以及超轻便设备是未来虚拟技术发展的方向。虽然还无法预知这个技术实现的具体时间,但大众和各界巨头依旧非常看好CR技术。

 

本文内容参考网络。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Top